數位傳播概論期中複習(1)原載於空大專版

 

、數位技術的興起
數位訊號是量化的離散時間訊號,而離散時間訊號則是已經採樣的類比訊號。一般情況下,數位訊號是以「二進位」的結構來呈現,因此訊號的量化運用(算)的單位一般以「位元(bits)」來定量。數位系統,傳送的是一種分離不連續的單位「0」或「1」訊息訊號,並以此進行資訊內容的輸入、處理、傳輸、存貯等作業。相對於的非數位系統使用一個個連續的範圍所傳送訊息訊號,雖然數位符號呈現結構的方式是分離的,但其代表的訊息可以是數字、字母等分離的形式,或者聲音、圖像、文字等連續系統的形式。在數位訊號傳輸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處理真實世界的訊息被轉換成「二進位數」形式,例如數位式音頻和數字照片傳輸時。運載數據的訊號是光學脈衝是一個振幅代表一個邏輯的「1」有脈衝及/或高,或一個邏輯「0」無脈衝及/或低。


數位積體電路是由許多的「邏輯閘」是構成積體電路系統上的基本組件,簡單的邏輯閘可由電晶體所組成,這些電晶體的組合可以使代表兩種訊號的高低電壓在通過他們之後產生「高電壓」或者「低電壓」的訊號。高、低電壓分別代表邏輯運算中的「正」與「負」或二進位中「0」與「1」的數位訊號,從而實現高速複雜的邏輯運算。
電子產品組件裝置由傳統類比訊號(analogsignal)處理資訊技術系統,轉換到以數位訊號(digitalsignal)技術系統處理資訊的原因,主要在於他具有下列幾項技術功能上的優勢的特質:1、穩定性好;2、可靠性高;3、適合長期儲存;4、有效結合電腦系統處理資訊;5、資料介面處理其有高度整合性。


由於數位訊號及其系統具有上述優質的傳輸品質,因此,隨著電子科技的創新發展,數位訊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擴增中,幾乎在傳播科技的領域中已全面的取代了傳統的類比訊號系統。很多現代的媒體處理的機材工具,尤其是需要和電腦作業系統相連的機(儀)器,都從原來的類比訊號表示方式改為使用數位訊號系統方式進行作業,在現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子通訊機器包括手機、視訊或音訊播放器和數位相機等都以是數位訊號處理的系統。

、數位媒介時代的展開
利用數位化技術用來統馭資訊的製播、傳送知識訊息時,由於成本所費低廉,甚至在免費軟體的支助下幾乎無需花費,即可其備處理資訊與知識相當龐大的基本能量。準此,當數位技術高度發達成熟系統化後,形式上所有傳統的媒介元素都將可以轉變為數位電子處理的型態。因此,未來的數位電子媒介將是適用於任何形式的知識表達的媒介型態。


亦即是,傳統傳播媒介分別處理的語言文字、聲音影像、圖片電影等訊息,都可以由「一種」數位電子媒介來整合處理,現代多媒體、超媒體,都是借重數位化技術由電腦來完成的。數位電子媒介既然可以整合綜理傳統印刷媒介和視聽媒介所處理的資訊,他末嘗不可能淘汰或取代處理文字、圖像、聲音等資訊的這些媒介?至少其性質接近的視聽媒介,極有可能消失或合併於電腦數位媒介中。這樣的技術可行性已實現。對廣電媒體而言這樣的新情勢所賦予社會革命性挑戰的意義已經形成,因此「數位革命」嚴酷的形式更險峻於以往,在數位技術的基礎上,傳統媒介制度的所有元素都將在科技系統「匯流」與制度「整合」的形勢下成為「一統」的局面;傳統媒體都將成一個「數位媒體」系統下,廣播、電視、報紙等不同介面的新面貌。

 

、數位媒體的發展形勢(2)原載於空大專版
傳統大眾媒介由於功能性質不同,基本上具有獨特排他性的運作形式,在電子傳輸結構在數位技術的創新發展引導下,一種匯流傳統形式媒介功能之大成的數位媒介,已成為最新大眾傳播的媒介;你可以說他是淘汰了之前所有平面與電子媒介的形勢,也可以視其為以數位技術匯流整合了之前所有媒介功能於一體的形式。惟不論定義的基礎為何,新興數位媒介發展出由理論到技術全新的經營模式及功能,為人類社會帶來創新文化的生活模式。
惟若對數位媒體的未來發展持過度樂觀的態度時,則可能會導致一種認知偏差的失誤現象,因為數位媒介兼具傳統大眾傳播媒介的功能;在享受視聽媒介資訊功能的同時,他還能提供介面使用文字書寫傳訊的服務機制。當透過人機介面的操作下達成一種遠端互動機制的人際傳播功能時,傳統大眾傳播媒介和人際傳播相的結合時,一種多元參與自由開放表達的形式,資訊倫理、氾濫等品質控管的機制如何形成,以及此一傳播文化對未來社會不確定影響的控制,都是建構此一新媒體制度優化品質,和此一新媒體成功發展的關鍵因素。


四、數位媒體制度的發展
(一)、數位科技下的社會生活
數位媒體興起的時間與傳統媒介的發展相較雖短暫,但其所造成的影響與改變卻是十分深遠。就傳播的領域而言,其所提供傳播媒介的各種數位化的介面,創造了全新的技術模式和傳播行為中空前優質的情境空間,以網路平台介面為例,他確切的實現多元知識、資訊交流溝通機制,並提升了維護言論自由平等參與的理想目標,因此,可以稱其是當今推動社會進步最重要的工具及動能之一。


自數位科技文化興起後,經由數位廣播、電視、影像、網際網路等不同的媒介介面,創新了生活機能上各種需求的滿足;例如享受優質影音媒介商品的內容、瀏覽各種新聞資訊、部落格創作中暢舒己見、搜尋各類知識技術學習、與人聯絡及聊天問候、商業理財交易等幾乎傳統社會的生活機能,多已能在數位媒體所建構的虛擬實境空間裡有效運作。因此,在各種受訊接收裝置價格大眾化的市場趨勢,及在數位媒介使用技術普及化的推動下,顯然數位媒體制度的各項運作機制,早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再就廣義來看,所謂的「上網機制」已非僅侷限於電腦網路一項而已,手機、PDAIP電視等多元傳輸介面,都已成為上網的重要渠道。在數位媒體服務功能在技術匯流整合形勢的引導下,有效多元地擴增了新的項目與範圍;不同的介面展現出不同特質的服務功能,就生活機能使用的意義而言,他不是優劣好壞的評比風貌,而是就媒介使用者而言,什麼環境狀態?什麼目的?用什麼媒介能達成最佳傳播品質的使用模式。


就網路平台媒介功能性而言,既是技術面一種介質工具的形式,也是一個情境建構提供的角色,除了提供組織傳播溝通的結構,助成社會生活行為與資訊傳播的品質效率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能同時集合分散於各地參與者多元型態的意見,經由交流、互動、溝通等傳播行為,創造了一個沒有實際疆界社會中,所有的參與者以一種「公民」成員的角色,進行參與、分享彼此的經驗智慧,共同達成建構社會化發展目標的貢獻。網路溝通,又稱為電腦中介傳播,係指利用電腦介面作為訊息傳送接收端的設備,透過網際網路將數位化的資料與訊息,在網路媒介的傳播空間中,參與者藉由網路傳輸的應用系統軟體,以單向、雙向甚至多向的溝通形式,自主的傳遞與交換資訊資料,網路參與使用者之間並達成一種趨近於實境而自主式的互動行為。


首先,在電腦中介傳播(CMC)的實證研究中,提出了10項「面對面傳播」與電腦中介傳播間主要差異的形式:
1
、電腦中介傳播社群的傳播行為較面對面傳播需花費更長的時間來達成目標。
2
、在特定的時間內,電腦中介傳播中出現的言詞較面對面傳播少。
3
、在激發創意的構思與成果上,電腦中介傳播會比面對面傳播表現的更為豐碩傑出。
4
、透過電腦中介傳播,提供使用者一個平等參與的機制。
5
、在有限制的時間下,電腦中介傳播,在非社會情感互動的領域上表現出較好的成就,面對面傳播則在社會情感互動的任務上表現較佳;如果在沒有時間限制下情境中,電腦中介傳播則會有與面對面傳播一樣好的傳播效果。
6
、電腦中介傳播社群規範性的自由度,相對於現實社會的壓力形勢較少。
7
、電腦中介傳播社群,對其參與者個人及其真正日的相關背景資訊了解度較低。
8
、在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人們對於電腦中介傳播溝通的對方評價較低;對於媒介本身的評價則視目的類型與執行效率而定。
9
、個人在電腦中介傳播中,擁有較多自主性的開放行為;就其原因乃是因為在電腦中介傳播的過程中,會引起一種去個人化的狀態,於是會導致一種不自主的放任行為產生。
10
、電腦中介傳播出現較少的選擇改變或態度改變。

 

五、數位傳播情境中的社會形式(3)原載於空大專版
數位網路媒體的興起,重組了當代資訊社會的諮詢傳播結構及人際溝通方式,傳統由媒體資訊發送端所主導的傳播型態,以面對面對話交流形式的人際溝通情境,而在網路溝通所提供的無疆界、多元文化、即時自主、高互動回饋等的新功能特質中,使得網路參與使用者間的資訊傳輸更為廣泛有效與親近方便;電腦中介傳播匿名隱私性和高開放性的特質,提供了一個媒體高度多元自主和可自由表白的場空間,讓網路參與者勤於發表意見、交換經驗與分享心得建構的社會。網路一直扮演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並形成不同於以往的社會交往、互動模式。網路傳播連結參與者互動的形式,會產生一個虛擬型態的新社區結構,社區成員在某一種共識或是需求的認同上,建構了一個其有實境功能的「社會真實」,社會成員經由網路參與及使用,他們能盡情地與他人進行接觸及綿密交流互動的新社會結構。

 

數位網路傳播的行為模式具有以下幾項媒介功能的特性:
1
、閱聽人參與使用的自主性
網路使用參與者對於資訊的搜尋選取,或過濾不必要的訊息,擁有絕對操控的自主性。

2、資訊內容即時的有效性
網路媒介傳播參與者,在資訊的取得與使用上其有時間較短、效率較高、品質較優的形式。

3、身分匿名的隱私性
使用者間沒有身分、性別或社會階層之分,也較無守門人過濾,因此可能導致溝通行為在某種程度上的坦白,但也有可能因為匿名而使得網路溝通的可信度受到質疑。

4、多媒體結構的操控性
全球資訊網路(www)在數位技術的整合下,結合了文字、聲音、圖形與影像等的資訊內容,以一種多元、豐富的多媒體方式呈現。

5、高度互動回饋的滿足性
只要人機介面機制設計的得宜,網路媒介使用的功能包含了人與電腦間的介面,網路參與使用者間彼此對談,信件、圖文、影音資料的傳輸等,都可以依自身所處生活型態的特質隨時上網進行互動,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能得到滿足的回饋。

6、多元文化的交流性
網路上資訊的流通互動,由於受地物地形干擾的程度極低,同時網路線路、無線行動通信網路等跨越地理空間的限制,因此多元文化交流成為地球村的空間領域理念在此有效實現。
7
、分眾化的特屬性
一些專業、特定、特屬的資訊內容,一方面提供大眾傳播領域瀏覽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滿足分眾傳播市場中個別化互相流通的使用需求。


8
、個人化的參與使用
網路溝通能讓個人在較適宜的時間裡收發訊息,參與者無須同時同地溝通的情境中,可依自身所處生活的節奏彈性選擇分配參與上線的時間。
9
、資訊使用的近用性
網路媒體的使用功能,幾乎是解放了傳統媒體資訊內容產製結構中「守門人機制」的型式,經由網路無遠弗屆的連結,訊息接收者在資訊權力的掌控上,是「接收者」也是「製造者」,在不違反網路倫理下使用者可擁有高度近用性資訊的能力。


10
、超文本鏈結的擴張性
網路資訊內容中所提供超文本內容形式,其強大有效的鏈結範圍包括他網站文字、圖案影像、音響音效等的內容,除豐富了資訊內容的品質結構外,也使得溝通互動傳播的形式呈現更多選擇的面向。


11
、迴避性
由上述的分析中可知,網際網路所能提供資訊傳播情境化的功能,讓現代人愈來愈依賴網路建構其生活機能;網際網路上取得所需生活資訊、經營交易、新聞資訊、娛樂文化等的生活行為,甚至在某些狀況下,人們會因為從網路上獲得成就的滿足,而產生逐漸迴避現實繁瑣的生活,導致可能在與人際相處上,行為疏離脫節等的失序現象

 

、次世代媒介的結構形式(4)原載於空大專版
當人類的社會漸次邁入資訊經濟社會並成熟地運作之後,置身其中的每一位公民都其備了傳播參與者的身分與角色;他們獲取享用資訊利益的同時,經由「轉送」參與資訊傳播領域的擴展,增建了傳播資訊多元的內容,將人類生活與資訊內容的品質,結合傳播元素的互動,共構了一項空前綿密互動發展的模式,

 

「次世代媒介」在傳播結構中行為模式的特徵為:

1、新技術引導下的新市場結構;

2、消費者媒介公民的身分與角色;

3、傳播資訊品質劣質化的頃向;

4、消費者參與的公民媒介素養。

八、數位文學世代的興起
數位媒介符號的功能形式,毫無疑問的是它有效地擴張了媒介資訊以「文字」為基本元素的結構,其所增加的是一種結合「圖像影音元素」所共構情境內容的呈現。亦即是在數位媒體所建構的資訊平台中,經由數位技術的介面整合功能,將所由文圖影音等的符碼元素建構出一種「虛擬實境」的表意結構,因此,以網路文本結構而言,它必須是一種數位化文本情境傳播效果的功能性特質。


因此,數位媒體文本作為一種新興文學,它與傳統傳播媒介文本結構經營最大的不同,在於文本訊息在由大量資金投注所建設的「資訊高速公路」進行傳輸時,它無須像其他傳統媒介文本在建構過程中,需要投入龐大人力、物力資源以組織型態規模運作的形式。

九、數位文學媒介的形式
(一)電子布告欄文學興起
就文學表現而言,電子布告欄還是最能接納與吸收新創作者的空間。此一緣起大專院校所置電子布告欄中產出的文章作品,由於開放的尺度及教育網路免費使用的形式,提供了新世代校園作家或剛離開校園的寫手,一種準社會化有效熱衷參與的機制,為網路文學的散蒙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二)全球資訊網推動文學的貢獻
全球資訊網(www)整合了傳統電子布告欄的文字張貼功能,及多媒體、資料庫、多元文本等,更為多元化表亦呈現的界面,隨著大眾廣泛應用全球資訊網的連結功能,確實為新世代的寫者,提供了一個提升「視界」的快速道路,同時在創作領域中展現出耳目一新的成果。

(三)電子報提供新的文學傳播管道
傳統媒體開闢電子傳播介面已成經營主軸之一,除了新聞資訊文本的形式改變之外,各種副刊、短評、專論的欄目經營型態,高度的促成了電子布告欄和全球資訊網以外的另一項網路傳播與服務功能。

 

十、數位文學發展的社會基礎5)原載於空大專版
(一)建構文學新興的市場行銷模式
當數位文本發展成為一種文學產銷結構的形式後,首先即是對傳統文學出版業界造成了一種全面性百接的衝擊,透過行動載具、數位閱讀、網路書店等的通路,立即展現了一種全新且極受業者所倚重的行銷能力,於是,出版業界紛紛重視並參與此一新通路的經營開發,網路書店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充分反應業界搶攻網路文學出版通路市場的積極態度。其次,就是設立閱讀網站以文摘或全文連載的型態,搶先網路閱讀市場的經營。


(二)分眾市場專業文學風氣興起
電子布告欄是最早就出現的文學專業經營站臺,當在全球資訊網路成熟發展後,各類文學作品發表的文學專業性站臺大量應市,充分展現出數眾多網路文學領域可觀的分眾化結構。


(三)跨媒體整合平台服務型態問世
自傳統平面媒體跨足經營網路版的內容服務後,副刊上網已成為其中不可欠缺的欄目內容,在龐大而專業的編輯群支援,及網友熱情參與的留言評論下,網頁的內容以每日更新的型態呈現出豐富多元的內容結構,此一經營的型態對於網路文學整體環境的成長發展而言,影響積極助益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四)跨國界多元文化文學大量興起
鑑於網際網路全球化資訊傳輸的脈絡結構,讓國家政策、出版經紀商、書籍通路商、創作者、讀者等,不約而同的在文學領域這塊平台上展現企圖心與實力。在各領域實力佼佼者的努力經營下,從遠古的經典古籍到現代科幻文學前衛的創作紛紛聚集上網實體展現。文學網站所能提供的服務內容,包括了由線上閱讀、網路購書、專業討論、全文下載等極盡可能的服務功能,審視各類古典文學資料庫與典籍網站的經營,到為數眾多的個人網頁設立的繁榮景象,展現了網路文學媒體已逐漸獲得社會普遍肯定與接受的態度。

 

十一、文學上網展現的挑戰形勢6)原載於空大專版
如同數位媒體創造性功能雖是一個「虛擬」的空間領域,但其產生的則是一個其有參與「實境」運作的機制和產出。當網路文學場域加入其實生活這個變項後,其實在網路世界中,電腦、文本、人的關係決定了網路主要生態,網路並非人們習稱「虛擬空間」那麼的空虛無邊際。


就實質觀點的基礎而言,當網路受到大眾社會重視接納時,無論文學上網或是網路文學,即必須承受諸多現實環境的挑戰,絕非單靠在平台上自由開放無邪的場景所能滿足的;文學上網不僅考驗著讀者與作者的資訊素養,電腦引發資訊互動的反應結構,以及傳統文學傳播媒介所需面臨文學社會、經濟條件等社會因素結構性的衝擊與競爭。

(一)網路資源暨使用功能未見成熟
自文學作品上網與文學網站開設形成風氣之後,其發展速度與數量堪稱是驚人,惟各文學網站對於網路資源與功能的使用,則仍滯留在網路媒體功能初階的形式上,就數位媒體技術的形式而言,都尚未能達到充分運作的程度。就創作與發表的形式而言,多半的文學網站仍停留在以文字發表的形式上,有效結合網路多媒體、情境創作特質,撰著的作品仍是極其有限。其次,就市場端的網路消費形式而言,付費使用、電子書、網路閱讀等的閱聽行為模式,以及網路文學媒體介面的功能,在出版業者和網路行銷通路的努力下,消費規模雖快速成長惟距離普及化尚有一段距離。


(二)尊重自由創作引發資訊失序現象
網路資訊平台存在最優質的特色,在於其提供一個平等開放自由發表的空間,從電子布告欄的文學版到www全球資訊網中,各式作品高度呈現出「寫眾」社群的能量固然是成果,但如果任由這些大量末經編輯的作品充斥著網路空間,讀者如何選出能被感動的作品將成為一項負擔,或演變成失序行為時顯然閱聽眾背離網路文學的道路。


當然,網路寫手、網站經營、管理者也逐漸警覺此一現象的嚴重性,所幸討論區、留言板、網路風評等的功能,也作出了改善此一失序現象的貢獻。不過,由於參與發言者畢竟屬於少數,因此未能有效導正讀者反應卻步擴大的趨勢,之後,又有一些因應對策陸續推出,如「個人專區」、「精華區」、「評論區」等欄目相繼設立,惟其成效並不理想且又引發出過多干預的爭議。因此,有關網站編輯管理的機制及其公信力的建立,將是未來網路文學媒體經營發展關性技術之一。


(三)著作授權制度難以建構
網路平台多元論述、引用、張貼的參與形式,讓網路文本著作權觀念與制度一時之間難以有效建立,許多文學網站上出現的作品並未經過作者授權,在網路上讀到不少知名作家的作品,及文藝理論的介紹,甚至有作家專屬作品集網頁的建立,這些文字絕大多數都末獲得作者授權。網路使用者利用自由下載轉貼的特性,在熱情分享同好之際,心靈的滿足固然可貴,但至少對原作者少了一分尊重,惟一可以的解釋是鼓動了在創作的力量。


(四)市場機制建構網路媒體經營理念
當網路文學興起之際,以文學理念為中心的論述首先高喊著「去中心」的基調,期望透過一種非商業邏輯的結構,以及自由進出的特質,經營出與主流文學傳播媒介不同的文學表現的環境。惟隨著網路經營技術面所需資金為基礎的結構,及經營資金看申網路的市場潛力,跨足大型文學副刊與雜誌跨媒體經營網路後,網路媒介商品「邊陲」即以定位。

十二、數位化是電視媒體的契機、轉機還是危機
臺灣「數位電視臺」的業務自20047月試播成功後,開啟臺灣電視數位化的新里程。行政院亦政策宣示,2006年元月起,29吋以上電視機必須內建數位訊號接收器,並於2010年正式收回類比訊號頻道,屆時臺灣電視產業系統將進入全面數位化時代,惟整體環境的發展並未能助成此一目標的實現。


回顧臺灣數位無線電視發展的歷程,當開始執行廣播與無線電視頻道「開放政策」時,社會各界對於這項技術革命形式下影音媒介的魅力,是讚嘆叫好聲中包含了高度企盼的形勢。其次,再就「數位電視」的政策與執行面來看,似乎也末出現什麼其體的錯誤疏失。

 

不過,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從媒體業界到社會大眾,對此一高品質效率提升發展的期待已轉趨審慎冷淡的態度,甚至有了負面反應的結果,顯然是出現了需要檢討的課題;回顧數位電視發展形勢,在經過這第一、二波電視媒體開放自由化政策實施後,媒介內容與經營品質,受到了包括產、官、學、閱聽眾等社會各界普遍的質疑,因為,數位開放願景與所帶來的實質成果完全相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媒介帶給社會如此大反差的反應效果,對一項正在起步發展中的新科技而言是極其傷害性的,當然這樣的情勢也大致出現在所有的國家市場中。

因此,如何正視此一形勢的發展,以務實的態度探討一下整體執行面的利弊得失,作出策略性的調整或是改正,仍不失為一項創造再出發的機會。


首先,就技術來看數位化電視產業轉型發展之初,市場結構中的各界原本都抱著「無限美好」的預期心理,但一經執行首先對原先主控市場的傳統電視經營業者而言,它是一種頻道無限擴張形式「市場稀釋」的衝擊;所謂「稀釋」的意義其其有的形式有下列兩種:一是節目內容資源供應端的形式,數位化後由於電視頻道數量相對地擴張,因此,播放節目的需求量頓時以數百倍的市場規模成長,業者必須不斷的尋求新來源以為因應,才能平衡供應播放的需求量。

 

二是廣告資源分散的形式,電視臺在數位化後,必須大量製作或購買節目播出,必須投注大筆的節目製作費用,惟市場廣告規模卻沒有因為頻道增加,或隨著頻道倍增而相對擴增廣告收入時,經營危機將應時浮現。因此,針對新市場規模擴張後的形勢,如何有效提升經營效率,顯然將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新課題。


其次,在就數位化制度的發展來看,對電視產業而言改變不只是頻道的增多,更重要的是經營結構的改變,就科技形式而言,傳統電視只是單純的視聽娛樂媒介工具的角色,惟數位化後的電視則是一種結合資訊、通訊與娛樂多功媒介工具的意義,通常所謂的數位電視其有下列多元性的媒介功能:lTV watching2VOD3Pay Per View4Film download5Radio,6TV shopping7kara OK8Interactive video9On-linegame10Home banking等的經營型態。


就上述功能性的意義,看數位化後電視產業的發展,它是一項契機、轉機還是危機,端看經營策略因應形勢改變的結構而論,不能單就電視「科技面」的結構論定,它更應該是功能性受「接收端」市場的支持,以及來自網路媒體競爭「經營面」的效益所共同決定的。


十三、數位媒體多元介面競爭挑戰的形式
檢視大眾傳播制度在社會結構中發展的歷程,閱聽眾對媒體消費行為模式以及文化的發展,呈現的是一種「替代與襲奪」結構演進的特質。鑒於大眾傳播媒體一直是當代社會大眾獲取生活資訊,與連結生活外界經驗最重要的媒介管道,因此,在不同時空環境的社會結構因素下,大眾媒體與閱聽眾的互動模式結構,以及文化的發展有著極為顯著的變化。網路媒介的興起在邁入21世紀後其使用情勢快速成長,他挾著數位技術與內容統合跨業經營的形勢,匯流了即時新聞、多元通訊、線上購物、部落格等的介面,此一多元媒介功能大幅提升和普及化的使用形式,使得網路媒體的使用人口持續快速大幅度的成長,並一躍成為襲奪其他傳統媒體使用形式的終結者。
(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b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